(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网评:现代建筑的实践,穿越时光的魅力
来源:人民网 作者:金磊
20世纪20年代,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中国现代建筑的实践。大量留存至今的20世纪城市建筑遗产,一方面展示建筑艺术设计百年历程中不断变化的创作风格与审美趋势,另一方面反映20世纪建筑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吸纳融合。
随着城市更新的有序推进,人们对既有建筑改造愈发谨慎。建筑师们更加自觉地保护建筑的个性与美感,居住区的改建与“活化利用”也越来越提倡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人的需求。
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向社会公布,全国共有100个项目上榜。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学术支持下,自2016年至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已公布推介7批,共697项。
20世纪20年代,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中国现代建筑的实践。大量留存至今的20世纪城市建筑遗产,一方面展示建筑艺术设计百年历程中不断变化的创作风格与审美趋势,另一方面反映20世纪建筑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吸纳融合。品读20世纪建筑遗产这本“大书”,有助我们深入思考中国城市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为城市古今融合带来启示
上世纪,梁思成就北京的建筑风格提出“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他认为,北京城必须是现代化的,同时北京原有的整体文物性特征和多数个别的文物建筑,又是必须加以保存的。截至今年,北京已拥有120余项20世纪建筑遗产,“国庆十大工程”整体入选。这些建筑遗产为城市古今融合带来启示。
北京市百货大楼的设计极具代表性。领衔设计是杨宽麟总工程师与时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杨廷宝,具体设计的是建筑师巫敬桓。如今,北京市百货大楼的外饰未变,驻足于此,可体会当时“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设计理念;仔细观察,还可感到设计者用心的“时尚”追求,在局部的屋檐窗台下、大门上点缀中式装饰,虽不加彩饰,但将民族风格融进了现代建筑。因此,北京百货大楼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北京百货大楼的设计还成为最早的商业建筑援外工程,其设计图纸被乌兰巴托百货大楼成功借鉴。
人居空间的改善事关民生。北京百万庄小区被推介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汲取国外现代城市建设经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代表作,北京百万庄小区在城市建筑界堪称“活”的教科书。当年,建筑学家张开济智慧地采用传统文化理念,以我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历法的前九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命名9个区块,并采用九宫格和四合院布局,特色鲜明。约七十载时光淘洗,北京百万庄小区建筑仍具有穿越时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