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暑假溺水事件高发,万一发现有人溺水,我该怎么办?

健康界   2023-07-27 16:38:23

作者简介/Profile/


(相关资料图)

陈金梅(1992—),女,护师,本科,上海市同仁医院特需病房副护士长,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正值炎炎夏日,游泳想必是大家喜欢的夏日活动之一。然而开心之时,往往危险也悄然而至,比如溺水。尤其是带孩子出去玩水的家长一定要当心!那么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我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该如何去施救?下面赶紧一起来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吧!

什么是溺水?

溺水是指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经历了淹没与浸润于水有关的危难过程,需要进行现场生命支持或进行急救观察治疗的情况。

图源:作者提供

哪些人容易发生溺水呢?

游泳时间过长导致体力透支、或被异物缠绕、或突然发生肢体抽搐;

初学游泳的人或者想自杀的人;

在游泳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导致意识丧失

不小心掉入水中且不会游泳的人。

一旦发现有人溺水,该如何正确施救?

一、叫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了,我们首先大声呼叫,如:“来人啊,救命啊,有人落水啦!” 边呼叫边环看四周有无行人,以此来寻求帮助。同时寻找身边有用的救援物品,如:竹竿、衣物、绳索、可以漂浮的物品等向溺水者投递。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切记不要独自一人下水施救,在不得不下水施救的情况下,要确保自身安全且有能力施救时,才可下水。

图源:作者提供

二、打

立刻拨打120,告知急救人员,发生什么事情以及具体位置,如:这里有人落水了,位置是……。同时不要挂断电话,听从急救人员安排,实施具体抢救。

图源:作者提供

三、救

第1步:在救起溺水者后,首先可以拍打他的双肩并呼叫他,看他是否有反应,比如:皱眉、抽搐等,如果有反应,说明他还有意识,可以让他头偏向一侧,帮他清除口鼻腔的污泥和杂草等,然后给他保暖,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如果无反应,首先要摸颈动脉(男性为喉结处旁开两横指),检查颈动脉搏动的同时判断呼吸情况,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时间为5~8秒(时间可以自己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完成),如果没有心跳和呼吸,就要立即开始抢救。

抢救时首先将溺水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中的污泥和杂草,检查一下是否有活动假牙,如果有应取下来,然后松解衣裤,压额抬颏、捏住鼻子,口对口吹气2~5次,每次吹气1秒,吹气过程中确保胸廓有起伏。

图源:作者提供

注意注意:

根据最新专家共识表明:不管溺水者出现什么情况,都不应对其进行任何形式去除其气道里水分(除吸引外),比如以前常用的膝盖顶腹、倒挂奔跑、海姆立克等都是不可以的。控水法是错误的急救手段,它不仅无效还耽误抢救时间,因为溺水者吐出来的水是胃里的水,并不是气道里的,因此并不能缓解窒息,反而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再次引起窒息的危险。

图源:作者提供

第2步:这时应该立马行胸外按压,按压的位置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30次,吹气2次,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的深度为5~6cm,重复以上的操作,直到溺水者恢复意识或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图源:作者提供

第3步:如果有行人到达现场,可以与你交替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让其他行人取得就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使用AED前,擦干溺水者胸前皮肤,根据提示打开AED,正确连接电极片,按照提示步骤进行操作。在提示除颤时,不要再触碰患者,并提示周围人远离患者,以防被除颤的电流击中,发生触电。

四、

对心跳呼吸恢复者,去除身上湿衣物,帮其擦干身体,同时注意保暖,给予四肢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恢复。

图源:作者提供

五、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不管心跳、呼吸是否恢复正常,都应立即送就近医院进一步救治,以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图源:作者提供

总结一下发现他人溺水后急救流程:

图源:作者提供

预防溺水的注意事项

避免独自一人去游泳,因为一旦发生意外,无法及时被人发现,最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不要去挑战从没去过的水域,不熟悉水域会加大溺水的风险。

游泳前要充分地热身,让身体适应一下水温,这样可以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的状态,避免在游泳时突发抽筋等,切记不要饱食、空腹、酒后或吃药后进行游泳。

有基础疾病者,当身体出现任何不舒服时,不要下水游泳,必要时及时就医。

在游泳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身体不适时,要立即到岸边休息或大声呼救。

未成年人是溺水的高风险人群,防溺水安全教育也要时刻在孩子们的耳边响起:不要一个人去游泳;不要和他人结伴去游泳;不要到野外(无救生用具或救援人员看护的水域)去游泳;不要去挑战不熟悉的水域;要在成人陪护或看护的情况下游泳;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要盲目去施救。

意外总是不可预知,学习如何急救溺水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当我们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进而可以极大地提升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重阳, 李立艳, 王立祥,等.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8(29): 1032-1045.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吴英 上海市同仁医院特需科科护士长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最新供应

更多